人民日报: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来源:北京青年报
7月7日,同志《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称呼与风气(金台随感)》的人民日报文章。
全文如下:
称呼,不少荷泽市某某物流运营部一个老生常谈的声音问题。
曾几何时,呼吁招呼人无须刻意措辞,称呼一声“同志”便可,重归主流听者坦然、同志舒泰。人民日报后来,不少经济发展、声音文化多元,呼吁称呼也花样百出,称呼“先生”“小姐”“老板”满天飞,重归主流开初尚觉新鲜,同志荷泽市某某物流运营部久之不免腻味,尤其是“小姐”这一称呼,常给人轻薄之感。如今,“小姐”似乎被“美女”取代,后者也逐渐失掉了赞美之意,变成了泛称。
称呼自有其潮流,随时代而动。譬如“同志”,在民风淳朴的年头,人们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里,都讲究人人平等,因而“同志”这种一视同仁的称呼也被长久使用,且“同志”也有志同道合之感。再如“师傅”,使用的时间也不短,于我个人而言倍觉亲切。我年轻时在机务段当过3年机车钳工学徒工,满师后又独立干了一年左右车辆修理活计。当时,早我几天入行的师兄师姐,我见了一律都得叫“师傅”。在技术为先的机车维修一线,学艺是头等大事,称呼关乎传道授业的礼仪,自然马虎不得。“师傅”之谓,是对有一技之长劳动者的尊称,也是对德厚者的敬重。几十年之后,虽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已远去,但是这声“师傅”,我沿用至今。我想,只要对方形容不轻慢,精神不委琐,不论老少,皆可尊称一声“师傅”。
而另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呼——“老师”,则有些叫滥了。为人师表者本应必备的德与能不具备,叫与被叫,却一方习以为常,一方心安理得。“老师”和“先生”,作为称谓,我认为还是应该有门槛的,否则难免有言语贿赂之嫌。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乏称兄道弟者,此遗风或许是为了突出江湖义气吧。
虽然称呼各种各样,但人们心中还是有杆秤。譬如遇事找警察,这时人们一般定要叫一声“同志”,不会唐突称什么“帅哥”“美女”。由此而知,情急之下,人们的基本共识还在:矫情使人尴尬,虚假令人讨厌,唯有实在、得体才受欢迎。
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杂文,议论体制内的称呼问题。称呼问题并不是一个小问题。有的官员嫌称呼真实职位不够威风,见风使舵者便投其所好,“头儿”“老大”“老板”叫得脆响。旁人冷不丁闻之,还以为是到了哪个公司或者哪个商场呢!叫者或是随口,或是别有用心,被叫者则欣然接受,就像抽烟上瘾,渐渐地就难以戒掉。其危害性初时不明显,久之则会滋生居高临下的畸形心态,什么“公仆”,什么“为人民服务”,都逐渐忘却,取而代之的,许是刚愎自用,甚或胡作非为。你瞧,称呼中糖衣炮弹的威力,不可不防呀!
有关称呼,我记忆犹新的还有一件事。那是我原先插过队的地方,一位在公社工作近十载的干部将调往别处,乡里有位擅长词章的田舍翁,代表乡亲作诗送别。这位干部曾任公社党委秘书,自排官气、平易近人,与群众同甘共苦,且为人公正廉洁,为大伙儿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乡亲们平日只称一声“陈秘书”,朴实、直白。陈秘书离任之日乡亲赋句赠别,足见寻常称呼才包含深厚的情感,称呼越是直白,感情越是亲近。
称呼既关乎交往中的礼仪,也关涉社会风气的诚实或轻浮。近年来有不少声音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这也是社会风气重归淳朴的表现,我举双手欢迎。称呼中的真情实感,值得追求、颂扬。
相关文章
- 当地时间7月17日,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德弗林在讲话中承认,针对数以千计的以色列德鲁兹人抵达并试图穿越以色列叙利亚边界,以军此前并未对此混乱局面做好准备,以军正总结吸取相关教训。 据以色列媒体消息2025-07-27
-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新华网举办“走进‘科技中轴’ 遇见‘古代科技’”主题活动,邀请来自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走进北京科学中心,参观“科技中轴”主题展览,深入了解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代2025-07-27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文化和旅游部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监委消息: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王亚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文化和旅游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辽宁省铁岭2025-07-27
- 据总台记者消息,当地时间16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东部一架轻型飞机坠毁,造成一名飞行员和两名乘客死亡。总台记者 林清辉)2025-07-27
-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17日, 埃及、约旦、阿联酋、巴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和黎巴嫩11国外长就叙利亚局势发表联合声明。声明强调,支持叙利亚的安全、统一、稳定和2025-07-27
- 来源:海报新闻 北京时间11月15日晚,国足1比0攻陷西亚客场,力克巴林队后取得世预赛18强赛两连胜。比赛最后时刻巴林的绝杀被吹,张玉宁上演反绝杀,国足一举摆脱小组垫底,升至小组第四,积分也追平2025-07-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