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无法破坏毒性!这种“苦瓜”有毒,别吃!
俗话说 “夏季多吃瓜,法破中药不用抓” 夏天多吃丝瓜、坏毒苦瓜、性种冬瓜等 瓜类蔬菜有益健康100℃无法破坏毒性!苦瓜这种“苦瓜”有毒,别吃别吃!℃无常德市某某医疗设备销售部
2025-08-01 09:58:48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令旗 责任编辑:张令旗 2025年08月01日 09:58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
它们同属于葫芦科
不少人相信“苦味能去火”
所以当吃到苦味的有毒瓜也不会多想
殊不知
除苦瓜以外
其他葫芦科瓜类的“苦”
说明很可能有毒
瓠瓜
(又名葫芦瓜、蒲瓜、苦瓜夜开花等)
就是别吃尤其要注意的品种
虽然,经过人类长期选育
瓠瓜基本不产生致苦物质
但仍有少数瓠瓜
受外部环境影响后会变苦
而一旦发苦
看似普通的℃无瓠瓜就成了“毒瓜”!
福州男子误食发苦瓠瓜中毒晕厥
今年5月,法破常德市某某医疗设备销售部福州的坏毒肖先生买了三根瓠瓜,吃到最后一根时,性种尽管发现味道有点苦,有毒他还是苦瓜吃了。不久便出现剧烈呕吐、胸闷、气紧、头晕以及腹痛和腹泻等症状。随后,肖先生晕厥并摔倒,被家属紧急送往医院。
为什么发苦的瓠瓜不能吃?
正常的瓠瓜口感清甜,但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味道会发生改变,变得发苦。例如:做嫁接砧木用的瓠瓜味苦不能食用,在种植过程中杂交造成后代基因变异,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异常气温、阳光、土壤等因素的影响,或在结瓜过程中瓜藤被踩烂,都会导致瓠瓜味道变苦。
加热无法破坏瓠瓜的毒性
导致瓠瓜发苦和有毒的主要成分是葫芦素 B 和葫芦素 D,二者具有较强毒性。
瓠瓜中葫芦素的含量越高,吃起来越苦。更糟糕的是,这种毒素即使经过漂洗、加盐均不能去除,而且还耐高温,受热不易被破坏分解,翻炒、煮沸到100℃都无法破坏其毒性。
为什么苦瓜吃了没事?
因为苦瓜的苦味来源于葫芦烷型三萜化合物,和其他瓜不同,且苦瓜不易受生长环境影响,它的野生祖先就是苦的。
别小看了“吃瓜”中毒
葫芦素中毒后潜伏期为10 分钟~2 小时,一般症状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头痛,部分进食 3~4 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偶有手脚发麻、脉缓、浑身无力等症状。中毒严重时,毒素会强烈刺激肠道,损伤消化道,也会导致急性肝损伤,危及生命。
2024年发表在《现代医药卫生》上的一篇文章就报道了一个因进食了大量苦瓠瓜而导致中毒入院的案例。
患者先是频繁剧烈呕吐,胃及食管内压力急剧增高,造成贲门黏膜撕裂,而食管黏膜下层和贲门部存在众多血管丛,又引起呕血,因毒素具有强烈的肠道刺激作用,故出现腹泻、便血。该毒素对肝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作用,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酶被释放入血,故出现肝损伤。
炎炎夏日
如何避免“吃瓜中毒”?
歪瓜裂瓜不要买
买瓜时尽量不买歪瓜、裂瓜,它们大多生长期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
做菜之前舔一下
买回家可以切一块靠近瓜梗的瓜肉,舔一下若尝到苦味,整个瓜都不要吃了。
注意,切勿切断很苦的部位,留下不太苦的部分继续食用。
切瓜厨具要清洗
接触过苦味瓜的刀具、餐具、菜板等需清洗后再使用,避免毒素残留。
这些瓜发苦也别碰
除了瓠瓜,丝瓜、冬瓜等葫芦科蔬菜若出现不正常的苦味,说明同样含有毒素,绝对不能食用。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夏季是瓜类蔬菜消费旺季
食用时务必仔细辨别
除了苦瓜
其他瓜菜一旦吃到苦味
应立即停止继续进食
果断丢弃 以防中毒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科普中国
(国家应急广播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生活频道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新华社权威快报|网络安全法完成修改
- 中新健康丨女子十年体检“未见异常”到癌症晚期?爱康国宾回应
- 真的要被知识填满了(太爱每一天都能够进步一点点的感觉了!!)
- 孕期吃纯素,有助于降低妊娠并发症风险?丨中新真探
- 苏丹南部连续两天遭无人机袭击,造成12人死亡
- 美股收盘:躲过一场重大风暴 三大指数小幅收涨
- 各项高考指标都超额完成,领导答应给我县优秀,结果被放鸽子
- 台风蓝色预警!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生成
- “粤车南下”香港政策正式公布 首批开放四个城市
- 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上半年3.33亿人次出入境
- 俄外交部:强烈抗议日本参与美军在俄边境附近军演
- 中国发现新稀土矿物 “钕黄河矿”
- 震北约 破“金穹” 俄试射核动力导弹有多重考量
- 真的要被知识填满了(太爱每一天都能够进步一点点的感觉了!!)
- 昆明优化生育保险政策
- 中新健康丨体检10年未提示成癌症晚期?体检报告出现这些词,请重视!
- 涉知名女演员唐嫣、刘诗诗!7段录音曝光
- 高温天气下“
- 华尔街银行高管忧心关税影响:美国经济可能恶化
- 加沙停火谈判取得重大进展 以方让步换60天停火
- 搜索
-